在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在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支持下,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 “非遗传承・匠心手作” 手工工坊训练营于 6 月 11 日开营,训练营为期三天,分别开设掐丝珐琅、面塑和剪纸三个训练营。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6 月 13 日,剪纸工坊训练营在亦归楼顺利开展,为本次手工工坊训练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开营仪式由教育学院副院长李俊蓉副教授主持。昆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朱发刚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朱书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责任。本次剪纸工坊训练营是学校在非遗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他勉励同学们珍惜机会,潜心学习,用心感悟,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随后,教育学院院长王俊教授宣布训练营正式开营。在热烈的掌声中,朱发刚书记、王俊院长、李俊蓉副院长与师生们一同参观了非遗传承人作品展示区。展出的剪纸作品题材丰富、造型精美,既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也有寓意吉祥的梅兰竹菊,充分展现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人精湛的技艺。本次工坊特邀嘉宾 —— 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段云丽老师,为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与制作工艺。
在剪纸工坊训练营开营活动中,段云丽老师首先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文化内涵、制作要领及剪裁手法等理论知识。随后,段云丽老师进行了现场技艺展示,演示了折叠、勾画、裁剪等步骤,完成了一幅剪纸作品。活动现场,师生观看了展示。在段云丽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开始学习基础剪纸技法,实践了三折纸与四折纸的剪法,动手创作个人剪纸作品。学生们使用彩色纸张,创作出不同造型的剪纸作品。经过数小时的操作,学生们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活动现场进行了作品展示,参与者交流了创作心得。段云丽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指出了可改进之处。活动最后,全体参与者手持完成的剪纸作品合影留念。本次剪纸工坊训练营开营活动至此结束。
此次 “非遗传承・匠心手作” 剪纸工坊训练营的成功举办,为师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学习非遗技艺的契机,使大家深入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风采。展望未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持续怀揣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之心,开展丰富多元的非遗活动,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师生对非遗的热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添砖加瓦,以传统文化为专业发展注入动力。
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