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在昆明传媒学院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支持下,“从初心到商业模式——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的实战密码”主题讲座在亦归楼E103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邀云南本土文化品牌“拾翠”创始人及总经理陈璐作为主讲嘉宾,围绕文化园区运营、非遗商业化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文化产业实践的智慧盛宴。
讲座伊始,主持人韩毓杰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意义,强调文化产业园区作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其运营模式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具有深远影响。陈璐女士以“拾翠”的品牌理念为引,分享了如何从云南多民族文化中汲取智慧,将传统美学融入现代生活。她提到:“拾翠意为‘拾取精粹’,我们希望通过赋能在地文化创造者,打造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新场景,让年轻人重新发现云南的魅力。”
创始人陈璐结合拾翠12年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其“九大体系、三大系统”的产业模式,包括旅游商品开发、数字中台系统、民艺品牌孵化等,并强调“文化资源商业化”是核心驱动力。她鼓励青年学子关注云南非遗与民艺,用创新思维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陈璐对比了“老旅游”与“新旅游”的差异,指出当代年轻人更注重“链接”——人与文化、人与空间的深度互动。“拾翠”通过打造“山系生活方式”社群,聚集扎染、陶艺、咖啡、露营等多元IP,让用户在生产美、创造美的过程中爱上云南。
数字化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拾翠山谷”作为云南新文旅标杆项目,整合了乡村场景、共享直播间、供应链货盘等资源,成为主播和创客的“云南第一站”。陈璐特别提到:“我们通过直播基地和数字平台,让云南好物走向全国,仅顺城拾翠市集试运营60天,就收获6000条线上热评,交易量突破2万笔。”
产业聚合,激活乡村活力,讲座中,陈璐展示了“拾翠”如何联动18个少数民族村落,带动2万人就业,并孵化15000件民艺创新产品。“我们提供从选品到售后的全链条服务,让年轻创业者专注创意,无需为供应链烦恼。”
青年行动:成为云南文化的传播者,陈璐呼吁在场学生:“云南的文化资源是宝藏,但需要年轻人用新视角去挖掘。无论是参与‘拾翠’的创业孵化,还是通过短视频、直播传播云南故事,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的创新传承者。”
本次主题讲座为师生提供了文化产业运营的一线实战经验,激发了青年学子对云南文化的热爱与创业热情。未来,昆明传媒学院将持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力学子在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的交汇点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
202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