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 时间: 2024-06-28
  • 作者:
  • 点击:



2024年6月28日,由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主办的“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亦归楼A203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新路径,邀请了众多专家的积极参与。

本次会议邀请了云南省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勇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原中文系系主任骆锦芳教授、云南大学原中文系系主任赵玮副教授、昆明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田玉玲副教授、云南民族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孙金燕教授到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献言献策。

会议伊始,王俊院长强调在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随后,各位专家依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和勇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专业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培养目标应该强调学院、专业的定位,聚焦于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对此,和教授提出要加强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以数据支撑培养方案的优化。和勇教授还强调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的重要性,与之相应的,在课程的建设上要保证核心课程设置能区分学科边界、突出特色,通识课模块要有基础保障,专业选修拓展模块要能实现毕业生培养目标。

骆锦芳教授首先肯定了当前人培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部分,而后强调了昆明传媒学院的命名为学校带来了传播效应,建议在此背景上,加强传媒类课程和创意写作板块的建设,以形成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同时,骆教授也对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赵玮副教授对培养方案表示了肯定,认为其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并强调了实践课程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对应性。她建议加强目标导向,结合区域地方需求和学校优势,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还提出了将实践课程与社会服务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社会的真实面貌。

田玉玲副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了培养方案的体系性问题,她认为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支撑需要进一步明确。田教授还强调了产出导向的重要性,建议通过调研了解学生的主要去向,并与其他学院进行比较,以找到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孙金燕教授则从创意写作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写作课程的设置和毕业论文的关联。她认为,创意写作不仅是技巧的教授,更应包含思想性的培养。孙教授提倡利用本土资源,如云南的网络小说,作为创意写作的素材。

会议最后,王俊院长在致辞中对所有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专家表示了感谢,并期望这些严谨的态度能够影响年轻教师,共同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昆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

2024年6月28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1/18 15: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