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新文科、数智化、高质量”教育学学科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简报

  • 时间: 2024-06-21
  • 作者:
  • 点击:



为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应对时代前行挑战,培养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024年6月21日,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召开了“新文科、数智化、高质量”教育学学科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论坛以“新文科、数智化、高质量”为主题,围绕教育学科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贡献导向的教育学科建设路径、教育学科发展与跨学科交叉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

本次论坛由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主办,汇聚了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会议邀请了刘慧教授、韦颖教授、路芳教授、孙亚娟教授、李天凤教授、吴骏教授和王信东教授等多名教授、学者参与论坛并进行主题演讲。共同回顾教育学科发展历程、关注教育学科建设前沿,阐释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学科的内涵与贡献力、方向与路径,共同探索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为新时代教育学科发展提供新理念、新动力、新机制。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刘慧教授以《走向卓越的小学教师培养——以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为题,分享了首都师范大学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指出要明确培养小学教师的方向。并且强化小学教师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为我校教育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韦颖教授在《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提高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演讲中,强调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立足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师范生发展成效为导向,从各个环节明确师范生产出的标准和目标。

路芳教授在《瑜伽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报告中,深入探讨了瑜伽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这不仅为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孙亚娟教授在《指向“实践性知识”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演讲中,强调了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实践知识不仅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实践性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李天凤教授在《把握机遇,建设云南省高质量教育学类专业》的报告中,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学类专业的具体建议。她指出要优化专业结构,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学类的专业,以满足区域教育发展的需求

吴骏教授在《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经验交流》的分享中,详细介绍了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和获奖经验,为我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以及建议。

王信东教授在《比翼双飞的数字教育与教育艺术》的演讲中,探讨了数字教育与教育艺术的融合发展,为教育学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数字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教育艺术提供了全新的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亲身体验艺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这种沉浸式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王俊院长就本次论坛会议进行总结。他指出教育学是我国14个学科门类中的重要一门。作为探讨教育规律、培养教育人才的有组织活动,相比其他学科,教育学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具有更加基础、更加直接、更加普遍的价值,因此打造高质量的教育学学科和培养高质量人才至关重要。

本次论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与会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围绕教育学学科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多个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为我校教育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建议。不仅涵盖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具体的教学改革方向,还涉及了跨学科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前沿教育理念。这些建议的提出,不仅促进我校教育学专业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实现创新发展,更加强了我校与相关院校的交流合作,也为我校教育学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们在培养未来教育工作者方面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将继续秉承“新文科、数智化、高质量”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教育学学科专业的创新和发展。努力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育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昆明传媒学院

教育学院

2024年6月21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1/18 15: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