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主题摄影展活动在昆明传媒学院一楼大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主要为弘扬我国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展现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同时本次展览也吸引了众多同学和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
文化来源于生活——“民族文化”一直以来是一个支撑云南特有形象的重要方式,长达数百年的26 个民族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他们的文化相互交融又相互影响形成了它多姿多彩的云南景象。我们在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环境下生活成长,对这篇土地有着独特的感情,想用一些不同的方式去弘扬它充满魅力的身姿,我认为摄影就是呈现它最好的方式,通过镜头记录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
“南疆印迹”的取名是原于我们地处彩云之南,祖国西南角的边疆,面对东南亚的重要口岸;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从古至今孕育了许多丰富又美丽的文化,众多少数民族的和谐共存就是它最好的证明。如此美好的文化我认为能记录它最好的方式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定格的瞬间,因此选用征集的方式去从不同的摄影师镜头下寻找这些美丽的文化。他们各自的足迹走过这片土地,自然留下许多他们眼里最美的云南,镜头下不仅包含着人文风景,特色建筑,还有他们的节庆民俗,都体现着我们都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因而彩云之南,印象边疆——南疆印记摄影展就此诞生!
在筹备阶段,活动组织者李玉娟精心策划,最后小组讨论选定以民族文化为主题,挑选了三个民族来进行展示分别是傣族、佤族、彝族。选用这三个民族是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能够体现出云南民族的多元化,傣族的深水柔情,彝族的热情火辣,佤族的神秘魅力,他们都深深的吸引着我,并且想要更深刻的去了解他们。
我们的组织团队成员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符合我们民族主题的优秀作品,层层把关确保展览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征集得作者的意愿签署得作品授权同意书以及关于作品的见解以及想法,下列随机挑选了其中几个授权书进行展示,有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张昌喜老师,族印部落民族文化工作室的阿达乌帕摄影师,云南艺术学院学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形象大使-郭丹及其摄影师团队,自由摄影社米艳,专业摄影师岩轰坎,在此感谢全部为本次展览提供摄影作品的摄影师的巨大支持。
(挑选了五位摄影家的授权书进行展示)
最后我们对作品授权情况进行了严格把控,并进行了分类以及印刷装裱在展览的前一天完成了布展的工作。
2024年6月12日星期三下午15点30分,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本次活动邀请了学院副院长李俊蓉老师莅临现场为我们的展览做开幕式的致词,学院党支部书记张丽琼老师为我们宣布摄影展的开幕,云南艺术家窦宇老师为我们做现场指导。
本次活动还特此邀请了摄影社的成员为我们的此次展览做全程的摄影记录。
在展览现场,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吸引了观众们的目光,这些作品有的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有的记录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有的则通过细腻的人物特写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观众们纷纷驻足欣赏,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除了作品展示外,活动还设置了互动环节,为了让观众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我们还根据展览的内容将作品分区域展览,并且由我们的团队成员为观众们提供了详细的解说,让他们更加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同时,活动还邀请了部分摄影师进行现场分享,他们分享了拍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感受,让观众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摄影艺术的魅力。
在展览上,老师同学一起探讨了展览的相关问题,还有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习俗特色,过程轻松愉快,更加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以及学到了更多关于民族的特色知识。
此次民族主题摄影展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彩魅力,也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也更加珍视和尊重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特色。此外,本次摄影展活动,无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它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精美的摄影作品,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团结的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类似的文化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