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赵艺,共青团员,教育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1班学生,于2025年研究生考试中,成功考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曾获云南艺术学院“大学生讲思政课”首届比赛优秀奖,成功考取普通话二级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醒悟
“我真的不想学习了”这是刚进入大一时我斩钉截铁的话。然而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我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不足,于是我考虑是否要再升学以提高自己。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我认真思考了自己在学习上的欠缺,首先英语是我的薄弱项,我能不能学好考研英语。其次专业课统考后四本书,我能不能坚持背下来…在众多问题中,我最终摒弃了杂念,遵循自身最坚定的想法,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于是我从大二就坚定了要考研的信念。
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坚定
我不是个爱学习的人,学习对我来说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是有了考研的目标我必须去克服自身的缺点。刚开始学习英语是个很漫长的过程,白天课程很满,只有到晚上才会有空闲时间,30个单词平均背2个小时,从七点到九点,每周五复习一遍。奇怪的是我从未想过放弃,就这样单词测试从一开始的80分到90分再到100分,随着单词的学习,在英语长难句方面的理解能力也大幅提升,到大三模拟时,我的英语成绩已经能达到70+,看着英语成绩的向好,这给予了我更大的信心。但是直到八月份我才开始真正学习专业课,也是专业课给予了我考研过程中最大的重击。
四、道阻且长:旅程
八、九月份我集中在专业课上,每天9个小时,3个小时的教育综合333,3个小时的专业课二,3个小时的集中复盘。到十月份,我又加入了政治和少量的英语,每天学习时间不变,但是学习速度有所变化,上午4个小时复习教育综合,大概能过两到三本书,下午复习专业课二,晚上背诵政治,做一篇英语阅读。与此同时每个月的月测都会让我焦虑,题写不出来,背了之后又忘记,看着题目很熟悉但是下不去笔…我睡觉时常常思考,为什么背了但是写不出来,这个问题一直折磨我到十一月份,终于在十一月末的测试中我写了出来背诵的知识点,于是我明白了事物的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焦虑也没用,只能静下心来继续学习等待质变的那一瞬间。日复一日,最后在不断的自我怀疑和不断自我肯定中来到了考研这一天。这两天更是苦不堪言,每次考完试就回酒店背诵第二天的知识点,两天两夜几乎只睡了四个小时,直到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终于结束了。
五、前路漫漫亦灿灿:上岸!
2月24日上午,在大部分同学已经得到成绩的时候,我还在紧张,能不能考上,成绩过不过线,下午三点,等的太久了,我迫不及待打开查分网页,初试成绩高出去年一志愿学校分数线5分,但由于一志愿学校缩招了,虽然有扩招的可能,我还是要做两手准备。于是在准备复试的同时,搜集资料找调剂学校。最后一个志愿学校没有进复试,但是我调剂准备充分,在4月8日调剂那天12点整,进入系统迅速填上我的平行志愿学校,上午12点之后,两个学校拒绝了我,还剩下最后一个学校,也是我最后一个希望。终于,我的第三平行志愿学校给我发来了复试通知,在我激动的同时,也面临着9号下午复试的难题,还是跨专业复试。我立刻去官网查找了复习书,还好只有一本书,就像考研的两天两夜,我近乎24小时没有睡觉,9号下午3点复试完,在焦虑的等待中等来了拟录取通知。回想这一段路,枯燥的知识、半夜的思考、痛苦的背诵…种种经历在我脑海里过了一遍,真不敢相信这是我为学习做出的努力,考研这段旅程也彻底落下了帷幕。
给学弟学妹的寄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