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黄啟明,中共党员,教育学院2018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于2022年省考上岸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现就职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委组织部。
二、选择: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
大三那年,是选择考研、考公、还是就业成了大家的热议话题。是考研提高学历?还是考公拥有“稳定”的工作?亦或是直接就业减轻家里压力?我在考研和考公中犹豫不决。当时迷茫的我不知如何选择,就开始了两手准备,一边准备考研资料,一边准备考公资料。在准备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了考研和考公的内容,我发现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里这两样我不能同时兼顾,我意识到必须做出取舍。深思熟虑后我根据两者的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自身实力和自己想“为人民服务”的梦想确定了考公。确定目标后,我就开始制定考公计划,咨询学长学姐了解往年考公考情,分析自己优势和劣势,在网上选择合适自己的考公课程和授课老师,开启了我的备战之旅。
三、备战:不断摸索,螺旋前进
考公这条路,像在雾里行走,看不见对手,听不见回声,只有准考证上的倒计时在提醒:“你,还在路上”。因为家里人没有相关的考公经历,所以在备考期间我摸着石头过河,在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学习方式。自行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自律能力很差、心态容易崩溃、学习效果不明显,于是大三暑假选择和室友一起在校外租房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鼓励。我们强迫自己按时早起,早上听课,下午做题,晚上复盘。但半月过后,成绩还是无明显进步,感觉学不学都一样,又陷入自我怀疑。好在和室友相互安慰:“虽然我们成绩没有提高,但是我们养成了一个规律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个质变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量的积累,总会发生质的飞跃”。就这样我在自愈中崩溃又在崩溃中自愈。九月返校后我继续保持暑假的学习习惯,晨光未醒时听课、背书,路灯亮起后刷题、复盘,用掉一盒又一盒的中性笔。终于,大四上学期国考开始了,怀着忐忑不安又充满希望的心情进入了考场。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我急促的心跳和颤抖的手,可能是努力了这么久太想要一个好结果。事情总是事与愿违,因考试时过度紧张,导致我很多题没做完,结果可想而知,我将无缘第一次国考。当我沉浸在难过中时,我意外收到了替补面试的通知。虽然我知道替补希望不大,但我还是收拾好难过的心情,好好准备面试,珍惜每一次机会。面试结果在我意料之中以失败告终,我安慰自己虽然没上岸,但是我积累了经验。
四、沉淀:沉舟侧畔,落笔为新
国考过后,我颓废了几天,又重新整装出发,继续报考四川下半年省考。那时恰逢冬季最冷的时候,但每当我到自习室时发现总有人比我来得更早,走得更晚。在经历国考后,我不再纠结要把试卷做完,而是开始结合自己的优势调整做题顺序,用对时间,保障会的题的正确率;也不再纠结每天做题的分数,而是根据刷题情况进行知识点的查缺补漏。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在四川省考中成绩的确得到了提升,将近130的分数在其他地区是可以上岸的,但因为我报考的时候只想着好吃、好玩,就轻易的选择了成都市武侯区,而且不限当年应届生的岗位,所以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时间过得很快,还来不及等我难过完,大四上学期就结束了。过完春节,大家就开始准备着论文答辩和毕业事宜,临近毕业,我感觉压力越来越大,爸妈看我日渐消瘦,便劝我:“放弃考公,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我不想就这么放弃。因当时受疫情影响,省考时间推迟,所以在省考前我参加了离家近的云、贵、川三省的事业编统考、单招、“三支一扶”等10次考试,均以失败告终。我逢考必考,朋友们都劝我这样很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对我而言这是一种积累和锻炼,因为我心理素质较差,考试时容易紧张。经历过多次考试后,考完后的我第一时间不再在乎分数,而是分析我会的知识点有没有完全做对、时间是否合理分配,还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复盘。
五、上岸!不止于前,不止于此
直到六月,我们完成毕业答辩离校。因疫情影响,本该三月考的省考还在延迟,在庆幸有更多时间准备的同时又希望快点结束,完全是一种等待“判刑”的心情。结合之前选岗失败的经验,我根据自身实力、离家距离、岗位要求、未来工作环境等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岗位。终于,在七月开始了省考笔试,进入考场我少了之前的紧张多了之前没有的从容,不知是考的次数多了麻木了,还是自己成长了。因延迟的原因所以当时出分很快,在查分的时候我还奔赴在下一场考试的路上,看到分数的时候我激动的跳了起来,手抖的程度不亚于第一次国考。虽然排名没出,但按以往的考情,我知道我成功了第一步。第二天在吃晚饭的时候出了排名,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我居然排名第一,我告诉爸妈时我的声音止不住颤抖。当听到妈妈说:“你考试期间我整夜整夜睡不着,现在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时,我抬着头的眼泪还是流了下来。我深知笔试只是第一步,我报的岗位只招一人,竞争比是一比一百多,高兴的同时又感觉压力更大了。第二天,恢复好心情又开始了面试准备,一星期后面试在急促和紧张中结束,又开启了为数“一天”的等分之旅。
第二天晚上出了总排名,我不敢自己看,让家人帮我看,听到“哇”的那瞬间,我知道一切苦尽甘来。当我觉得理想的风已经吹进现实时,体检给了我重重一击。因备考期间压力较大,身体素质下降,导致体检不合格。当看到政审名单上没我名字时,我感觉天都塌了。难过之后,我平复心情和家里人说:“我为之努力过了,我不遗憾,可能是命运对我另有安排。”结果半夜收到了可以二次体检的通知,最终我名字出现在了“拟录用”的通知上,终于,我在我的第十一次考试成功上岸,成了百里挑一的人,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考公这段历程于我而言最珍贵的收获是学会坚持和自我调节:坚持关关难过关关过,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给学弟学妹的寄语:考公考编不是人生的唯一答案,但如果你选择了这条路,请坚持到无能为力的前一天,那个“拟录用”的通知,可能就在下一次转角;失败只是数据,不是结局,愿我们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路上,闪闪发光。
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
202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