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周爽,2020级汉文3班学生,班级学习委员。2021年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员;2022-2023年获“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志愿者,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现已考入湖北省江汉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2023.03--2024.03
我在阳光下往返于春天
去年春天开始编织的梦在今年春天盛开了
二、上春山:决定考研
考上研究生,是我从大一进校伊始就渴望达到的目标。
我正式确定考研是在2023年2月10号。那天确定好要考研之后迅速在网上买了资料,花了三天时间综合考虑了专业、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确定了院校专业。我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很喜欢给自己做计划。在确定好院校专业之后,我的第一步是给自己罗列整年的备考计划,上半年和下半年学习的进度不一样,那么我就会根据周计划和月计划进行一些调整。刚开始备考时,我一整天只学英语,清晰地记得被英语单词支配的恐惧,背又背不下,记又记不得,但即使这样我从未想过落下任何一天不去背单词。从每天50个到每天300个,后期背单词一度成为我放松的途径。单词背了一两遍就开始看长难句,长难句看完开始做真题,就这样按部就班,每天查漏补缺,坚持到了最后。6月之前学习英语的同时,专业课学习也步入正轨。翻课本、看网课、理大纲、总结资料,枯燥且难懂的语言学理论贯穿了我考研的每一天。
三、苦夏熬冬: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7-8月份,暑假回家备考了,回家备考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制力问题,夏天闷热,常让人烦躁,经常会有不想学习的想法,通常我会骑着小电驴去外面兜风.,等烦闷之感散去再坐在书桌旁,效率会提高很多。这个时候第一遍英语真题做得已经得心应手,专业课进入了第一轮背诵,政治也开始一边看网课视频一边做选择习题。9月回到学校,猛地一换环境又花了一些时间去适应,这个期间不仅要学习关于考研的知识还有日常的上课学习,于是我变得更加忙碌。最痛苦的是专业课了,感觉白天背了一天晚上睡了一觉第二天什么都忘了,后来就一边背一边默写,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的所有知识我都完完整整地分别背了四遍默写了一遍,以至于后面11月份的时候右肩经常贴着膏药,整个右胳膊经常使不上劲。昆明的冬天真的很冷,从10月份到12月份备考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死死钉在位置上,政治、英语、专业课三管齐下,手里的资料都快翻烂了,情绪上来的时候我能哭一个下午,一会儿莫名其妙的自信起来,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完蛋了,每天晚上回宿舍的路上戴着耳机听到喜欢歌手的声音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去考试那天昆明依旧很冷甚至下起了小雨,早上去考场天都没亮,打车打不到就忍着寒风冷雨骑着电动车在酒店和考场来回赶,一边哭一边骑,手冻的发抖,然后急匆匆地上考场平静地考完了所有科目。回顾我的考研路,痛苦与快乐交织,我无意美化痛苦,无意以偏概全,只是想着,也许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时,是否可以像斯宾塞所讲:“种种可爱总是与瑕疵相调和,才使得人们对可爱更加向往,因为对轻而易举到手的欢乐,人们虽然享受,却很少珍藏。那我为什么要在乎这小小的痛苦,痛苦将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幸福。”
四、见春天: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2024年4月7日,是十分普普通通的一天,我收到了研究生拟录取通知,看见了明媚的春天。
初试考专业课时是要自己亲手拆开再装进信封里的,写了满满十二页的答题卡就好像是一封勾连从前和理想的信,捏着信封泛黄的一角我一遍又一遍地压紧封条,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的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平静。考研的战线拉的很长,等成绩等国家线等复试等录取,等得我好像磨灭了最初的一腔斗志,只是麻木地在痛苦中挣扎度日,成绩出来那一刻的喜悦到复试的煎熬,到走出面试教室那一刻更加沉重的心脏,我清晰地明白了:“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这一路走得我时常万念俱灰,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在被子里窝囊地掉眼泪,甚至质疑自己选择的路是否正确,也经常死灰复燃,莫名的自信和规划好的理想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我坚信不摔跟头不碰壁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一刻我终于理解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里所说的:“不为敌之气势汹汹所吓倒,不为尚能忍耐的困难所沮丧,不为某些挫折而灰心,给予必要的耐心和持久,是完全必要的。”对!人生不就是持久战嘛!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如果没有翻过那座山,我也并不是空手而归。因为对生活的爱心、对学习的细心、对我所渴望和热爱的一切有耐心,这就已经使得这段光阴变得值得。
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
2024年5月19日